【解说】几百个锤子,几十个錾子,在敲敲打打、千锤百炼中,铜料泛出夺目的光泽,冰冷的铜器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眼前这位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打铜小伙儿叫周涵,是一位来自湖北黄冈的“外来客”。
【解说】2013年,周涵从湖北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系毕业后,在上海从事体育项目推广工作,有着颇丰的收入。在一次从武汉到上海的骑行中,他途经黄山市歙县,被当地散落在大山之中的徽派民居所吸引,当时他就在心里盘算,等退休之后一定要在歙县定居。
【同期】铜器手艺人 周涵
在上海工作的那段时间,就是虽然我团队有三四十号人在分担工作,但是整个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然后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种节奏特别快、然后天天被工作推着走的这种状态,我还是喜欢这种安静一点的生活状态,所以刚好到黄山来旅游,来到坡山这个地方,就看到这种环境的对比很明显,而且当地的人又淳朴,就是更坚定了我说未来,我要来到乡村,跟自然有更多的结合,过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解说】2018年,周涵辞掉了上海的工作,赴云南拜师学艺,专攻手工铜器制作。学艺归来后便定居歙县坡山村,整日与铜器为伴。他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定居于此,除了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以外,厚重的徽州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同期】铜器手艺人 周涵
我生活的这几年,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随便一个普通老百姓,哪怕他前面在耕地,下一秒他可以拿起毛笔来写对联,就这种文化的洗礼,让你感觉我们做铜器一定是要跟文化有结合、有传承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更利于我们去做艺术创作,去做文化创作。
【解说】距离周涵第一次来到黄山已经有9年的时间,当时的匆匆一别,除了被当地的景色吸引之外,并没有太多感受。如今,成为坡山女婿的他,对当地政府、群众那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有了更深地理解。
【同期】铜器手艺人 周涵
尤其是这几年生活在黄山,就是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政府的态度,对这个地域环境的打造,包括这种开放的心态,尤其是对外来青年的创业,包括回乡创业的人,有很多的一些政策扶持。我觉得对我来讲,可能这个金钱上面是没有直接的多少金钱支持,但是在精神上有很大的鼓舞,就是他更能坚定你的信心,你更容易去觉得这个地方是一个适合创业、适合居住的地方。
【解说】据周涵介绍,一片铜皮到一件铜器的制作过程,完成需要近20次反复退火和锻打,一件铜器完成要经过至少25000次的锤打。他说,整个过程更像是一种修行,在枯燥的打铜中磨练自己,让浮躁的心情慢慢变得安静。
【同期】铜器手艺人 周涵
经过这几年的经历下来以后发现,我自己会发现,包括朋友也会讲,走路变慢了,说话的节奏变慢了,然后声音变小了,然后你看待事物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平和,不会像以前一样会去争,很多方面你更懂得去放下,就是我觉得这可能是打铜这个事情给我带来最大的改变。
【解说】当谈及未来,周涵表示,目前他想趁着年轻把手艺做精,然后通过研学的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这门传统手工艺。待手艺精通之后,会把徽州的木雕、漆器等传统技艺与铜器结合,打造出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铜器”。
刘鸿鹤 安徽黄山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