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星期,万科的股东大会将讨论59亿元公司债的发行。而此前万科刚刚完成100亿A股定向增发活动,如此算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万科在资本市场将融资159个亿,这是其去年年底从资本市场融资额的4倍。
房地产企业募资频频
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万科并非个案,早在去年年底,房地产企业向资本市场频频张嘴要食之风就已渐现端倪。
去年12月份,万科就曾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2亿元,今年8月份,万科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100亿元资金,增发所募集资金拟投资11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313亿元。
就在万科公开宣布增发的同一天,沪市中另一著名的房地产公司金地集团则宣布拟发行公司债12亿元。其实金地集团也曾在2006年10月提交定向增发方案,募集资金30亿元。今年金地集团在6月初完成45亿元增发后,又马上公开募集资金180亿元。
除了这两家房地产公司,还有诸如金融街、保利地产等房地产公司也先后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
金融街曾于2007年1月采取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增发1.14亿股,融资12亿元,8月23日金融街公开增发3亿股A股也已获得董事会通过,保利地产最近也刚刚完成194亿元的增发。
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今年共有两家房地产行业公司通过IPO登陆中小板,合计募集资金15.86亿元;那些已经上市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则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和配股等方式,合计募集资金941.59亿元。至此,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以来的融资金额合计达到1149.45亿元。
沪深股市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房地产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融到这么多的资金。
银根收紧所迫?
为何房地产公司开始频频转向借助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由于上半年银行收紧对房地产企业贷款控制力度所致,而今年下半年,业界普遍认为针对房地产业的紧缩政策还会越来越多,加息政策也会越来越密集,所以这些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都频频借助资本市场来打通融资渠道。
数据显示,目前房地产公司的整体企业自有资金仅在20%-25%,而“国六条”规定的比例底线则是35%,所以一旦银行收紧放贷,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房地产企业怎样获得“钱”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已经上市的房产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那些尚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也在谋求种种渠道上市。
如黄俊钦将旗下资产注入*ST金泰,借助*ST金泰上市,创造了资本市场个股连续42个涨停的纪录。而此前,房地产公司也曾掀起了一阵借壳上市的热潮。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也是紧缩政策频繁,房地产公司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开始借道股票市场寻求新的融资方向。据悉,在那段时间里,共有24家房地产企业通过借壳实现了资本化,并且在上市后两年便大幅进行了增发、配股等再融资。
警惕风险潜入
收紧房地产信贷是本轮以抑制房价上涨、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调控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信贷收紧被视为房地产市场整合时机的到来,融资拿地成为房地产企业寻求未来生存、发展空间的关键节点。信贷收紧却又适逢股市走牛,资本市场成为房地产企业寻求融资的最佳平台。
原大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曾著文认为,政府对信贷的限制只是减慢了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步伐,并未能消除金融体系中过多的流动性。而一旦有了将资金从银行体系引入房地产等资产市场的渠道,流动性过剩就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膨胀。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尽管受到一定限制,但是通过资本市场的种种融资手段,更多的资金正在以各种方式流入房地产市场。
不过专家指出,应当警惕房地产业的系统性风险向证券市场转移,因为定向增发也好,借壳也好,其实只是把不动产转变成相对流动的资产而已,而在房地产价值越推越高的今天,将高估值的不动产置换为流动证券,再在证券市场形成二次溢价,再次提升其价值,这将把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带给证券市场。(记者 杨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