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我国“消费不足”真实病因
刺激消费政策在经济社会转型、投资快速增长等因素作用下,成效仍不明显。我国“消费不足”的顽症内在病因究竟为何?
2007年1月8日,半月谈组织召开的扩大消费问题专家座谈会指出,“高投资、高增长”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劳动力价值的长期压抑、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与过度市场化并存,这三方面构成我国消费问题的“中国特色因素”,冲抵了以往刺激消费政策的正面效应。
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深入反思。张立群研究员指出,1995年以后,我国消费需求增长慢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导致消费品生产能力过剩,并间接传导到原材料、基础产业方面,导致普遍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偏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唐钧研究员指出,70%的外贸依存度,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是非常危险的。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生存型社会过渡到发展型社会,中国社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个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们要继续发展,原来的发展驱动力是脱贫,今后的驱动力应该是消费。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认为,在产品相对过剩时代,消费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是有足够力量形成与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并驾齐驱的另一种资本——消费资本。
对劳动力价值的长期压抑,导致中国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产业工人的消费力却最为疲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张孝德教授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背后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资本回报率比劳动力回报率高,并进一步导致工人的收入偏低,从而导致中国消费增长缓慢。张立群研究员指出,努力支持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除了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坚持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外,还要力争在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职工工资。
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令消费者在掏腰包时难解后顾之忧。我国目前供给的公共物品太少,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出现“过度市场化”,本应是纳税人享受的服务成了百姓压抑即期消费攒钱购买的“稀缺消费品”。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坦言,在社会保障存在诸多漏洞的现状中,老百姓如履薄冰,相当多的消费者对未来支出预期不稳定,即使收入总额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推动公共事业加速发展,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差异。
(来源:半月谈 作者:李舒 储国强 周俏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