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五月十日电 (郭虹 吴彬)受近期干旱影响,隐藏于重庆市大足县水下的南宋时期珍贵摩崖造像首次露出水面,为已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再添新内容。
记者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获悉,受二00六年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和今年持续春旱影响,重庆市大足县境内水库水位严重下降,一些被淹没的古代石刻相继现身。该馆专家对该县境内三个水库显露在正常水位线以下的文物点进行了集中调查,以全面、系统了解大足石刻的深厚文化内涵。
经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黎方银等专家调查,在大足县上游水库和玉滩水库等三处水库发现摩崖造像四处、墓葬四百余处、碑刻十余通、数处建筑遗址和散乱文物。经初步推断,此次发现的文物可追溯到宋、明、清等多个时期。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四处摩崖造像分别为圣公庙石刻、三宝寺石刻、十王殿石刻和双河口石刻。其中,位于大足中敖镇长源村库区的十王殿石刻最具有代表性,该十王殿造像共五龛,主尊为地藏菩萨,两侧为十王造像。十王像身着朝服,胸佩方心曲领,其雕刻技艺娴熟,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县石门山三皇洞南宋时期所建的部分文官造像服饰基本一致。
令人称奇的是,十王造像全是无头像,两手相握处留一个圆孔,专家预测造像拱手时手中还应捧着类似官用笏板的物件。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称,十王造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备受当今研究者关注,该龛造像的发现对研究十王在中国的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此外,在十王殿附近发现的九座宋墓群中,还清晰的保留着大足石刻辉煌时期——宋代的雕刻艺术品;工作人员还在上游水库发现古堰遗迹——木桥沟古堰,在堰边的岩石上存有清代咸丰五年的《补堰记》碑刻,表明此处在这之前就曾有修堰的历史。
专家表示,此次调查的相关成果对于深入了解大足的文化、经济、风俗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目前,博物馆方面正在对此次发现的新文物进行后期资料整理和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