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七日电 题: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设计历程
中新社记者 沈晨
“金镶玉”,喻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体现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褒奖。
但是,这一蕴涵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奖牌设计方案,最初被送至国际奥委会时,国际奥委会仍有一些小的顾虑。
时任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的王宁透露,国际奥委会在褒奖“金镶玉”设计方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小顾虑。例如,玉材质与金属结合的工艺是否可靠;奖牌是否能抵抗外力冲击;奖牌的金属金量是否够等。
为了打消国际奥委会的小顾虑,北京奥组委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了证明工艺可靠,奖牌能抵抗外力冲击,北京奥组委专门组织了技术攻关,经过反复实验,通过技术处理,实现了二米高度的自由落体坠地后不破损;为了证明奖牌的金属金量,北京奥组委特地向国际奥委会表明,奖牌虽然加入了中国玉的概念,但含金量并没有降低的,规格、厚度等没有变化。
北京奥组委的悉心工作,打消了国际奥委会的小顾虑。在年初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北京奥运会的奖牌方案顺利通过。
在被送至国际奥委会前,“金镶玉”还经历了“从二百六十五到一百七十九,一百七十九到十,十到三,三到一”的层层筛选、评议过程。
二00六年一月十一日,北京奥组委面向世界公开征集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并定向邀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十一家专业机构参与奖牌设计工作。经过近三个月的征集,北京奥组委收到来自中国二十五个省区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应征作品二百六十五件。
随后,北京奥组委邀请中国国内艺术、雕刻、造币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一百七十九件有效应征作品进行了初评和复评,并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对奖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钱绍武见证了奖牌诞生的全过程,他透露参选作品样式繁多,经过专家们学者的多次讨论,从一百七十九件有效应征作品中“筛选”出了十件较为优秀的方案。而在这十件方案中,云纹、圣火和玉佩等三件集中了多数人的目光。
随着评选工作的逐渐深入,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开始转向一致,“金镶玉”最终脱颖而出!敖敫雌赖氖髌罚悸懔税伦槲迸普骷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最后,用传统的中国玉佩造型,跟当代造币技术巧妙的结合的思路,让所有评委都感到眼前一亮!敝醒朊朗跹г旱袼芟到淌诓艽荷。
“金镶玉”走过的历程,体现了对“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目标的追求!敖鹣庥瘛,已然成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会理念,展现中国文化艺术特色设计和制作水平的载体,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份独特的遗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