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艾滋牙签”手机短信在南昌流传,短信称有艾滋病患者在各饭馆内使用牙签,剔牙至出血后再放回去,蓄意传播艾滋病。当地媒体接到“报料”后及时采访,有关专家表示,艾滋病病毒在外界干燥情况下存活率很低,牙签不具备艾滋病传播能力,市民无须恐慌(7月25日《都市消费报》)。
牙签也能传播艾滋病,这无疑是条“恐怖”短信。在“艾滋牙签”事件中,南昌当地媒体反应迅速,及时通过专家之口来辟谣,安稳人心,此举值得称道。然而,人们应该要问: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可能也有收到过类似的“恐怖”短信,为什么没有“主动”站出来辟谣?假如媒体也视若无睹、装聋作哑,“艾滋牙签”短信会不会越传越离奇?是不是直至酿成大祸时,政府有关部门才打破“沉默”,来个姗姗来迟的辟谣?
这样的设想并非毫无根据。从年初的北京病猪肉短信风波到前不久的致癌香蕉、SARS香蕉短信风波,哪一次不是短信风波早已闯下大祸,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有关政府部门才如梦方醒,急匆匆披挂上阵?
短信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社会舆情。而政府在一次次短信事件中的“迟钝”表现,表明政府对这种社会舆情的忽视甚至漠视。
在诸多事件中,短信最初只是一种在亲朋好友之间“友情提醒式”的传言。传播者大都是出于“好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断定自己收到的是“谣言”,无疑,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再以讹传讹。在传言刚刚出现时,政府如果不是作壁上观,而是将其视为重要的社会舆情,畅通、透明公共信息,及时科学引导舆情,端正视听,“传言”能嬗变为“谣言”吗?(王小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