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18年前,台商郭台铭从台北土城来到深圳;18年间,从深圳到昆山、到杭州、到山西,郭台铭的企业不断扩张;18年后的今天,郭台铭更是加快了其在大陆南北“征战”的步伐。
深圳起步
1974年,郭台铭与朋友一起出资30万元台币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塑料成品,以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为主。1977年,掘到第一桶金的郭台铭转型模具领域。1982年,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代工领域。
时间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传统产业已无生存空间,郭台铭随着第一波台商投资大陆潮来到了深圳。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宝安区西乡镇黄田村成立鸿海精密(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又在宝安区龙华镇成立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1992年,台湾企业界掀起了以资金密集型为主的第二波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此时的鸿海已经在大陆积累了一定的力量,拥有了扩张的条件,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顺势成立,其在深圳龙华和江苏昆山科技工业园也相继成立,富士康科技集团形成。
如今的“富士康-龙华信息科技工业园”,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和消费性电子专业生产园区,占地2000亩,拥有员工近8万名。
2006年,富士康自豪地宣布,他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台湾《中国时报》在分析郭台铭与鸿海的成长时称,从1985年刚挤进台湾制造业“一千大”的传统模具公司,到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这和郭台铭1988年即着手在深圳建生产基地、利用大陆低成本的生产优势有绝对关系。
北上西进
2006年11月6日上午,河北廊坊开发区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投资协议书,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廊坊)制造基地正式落户廊坊。这处将于明年动工的约为3.6万亩的科技工业园,富士康计划斥资12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手机及手机配件产业。
有报道称,此举将令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今年在大陆的投资超过40亿美元。事实上,以深圳为基地,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不断地“北上西进”,今年1月到9月,仅富士康在大陆新投资总额就达14.2亿美元,在8座城市新建了7家公司,增资了8家公司。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