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1日电 对于“国六条”的解读,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最终的受益者——消费者,他们是如何评价“国六条”?他们是如何评价“国六条”下的未来房价走势呢?
据《东方早报》报道,一项针对上海、广州、北京三地的调查结果显示:55.5%的居民对国家房地产政策还是持比较肯定的态度;近三成的居民认为“国六条”对房产市场的调控会有效果;33.5%的受访者认为大于90平方米的户型价格将处于上升的态势。
房价走势:众说纷纭
对于未来房价的走势,各地受访者有诸多猜测。调查显示,广州的居民对价格预期态度比较模糊,大多的受访者摸不清未来房产走势状况。认为二手房和新房房价走势不清的比例达到63.6%和61.5%。
而半数上海受访居民认为房价不会受到房产政策太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二手房价的预期,认为不受政策影响的比例达到59.5%。
大部分北京受访居民认为房价会受到政策的影响,近50%的居民认为二手房和新房的价格都会呈上升的趋势。
90平方米分水岭初见端倪
体现在“国六条十五细则”规定中有“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对“国六条”的这一规定,消费者究竟是怎么看的呢?
首先,了解一下目前购房市场的需求状况。在受访者未知晓关于“国六条”中对未来市场调控的规定前,60.3%的计划购房者倾向购买大于90平方米的房子,在知晓“国六条”增加小户型供应量的规定后,这一比例下降到39%。表示说不清的比例也由知晓前的4.2%上升到知晓后的11.9%。
居民购房的需求千差万别,未来市场供应量的变化对不同购房目的消费者会有什么影响呢?本次调查显示,预备在近1~2年购房的受访者中,56%为改善型购房(为改善居住条件而购房);24%为初次购房者(目前尚无自己的居所,7在是与父母同住或租房等,属于第一次购房者);15%为目的性购房(即非初次购房,也非单纯的为提高居住环境而购置房屋者。如,为了工作便利、照顾父母、孩子结婚等原因而购置房产);5%为投资保值型购房。
在知晓了“国六条”前后,不同购房目的居民计划购房面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目的性购房者,从知晓前有61.9%的选择购买大于90平方米下降到33%,降幅达到2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显示出目的性购房群体对房屋选择的弹性更大,更为灵活,购房的主要目的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如学区房。而初次购房者由于是平生第一次购置房产,对未来的居所充满想象,相对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购买意愿。改善型住房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对于未来的房屋也是不愿意轻易改变之前的购房计划。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