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会:“我在乎”口号下的“不在乎”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之为虚妄,也与绝望相同。
没有理由怀疑190多个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来到华沙的善意:大部分人都希望此轮谈判能够取得实质进展。殊不知,希望本身就是一个奢侈的命题。
与前几轮气候谈判相比,此轮也毫无悬念地在最后时刻进入了“补时”阶段。与会代表经过48个小时的“苦战”,终于打破僵局,达成了一份没有太多亮点、但大家都能接受的协议。这有些类似哥本哈根协议的出台。之前的十多天,似乎大家什么都没干。
每届气候大会主办方都会有一个口号,波兰今年的口号是“我在乎”,但似乎每个举措都成“我在不乎”之意:在大会开幕之际,一场高级别的煤炭会议唱起了“对台戏”;嵋檎倏诩,起关键作用的主席、波兰环境部长突然被免职。更吊诡的是,大会的赞助商竟然是反对减排的污染企业,官网大肆宣扬北极融化将带来商业机会,手机客户端则反复向各国代表宣传气候变化是自然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波兰主办的大会有些“开倒车”的意味。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今年已相继退出《京都议定书》。日本政府在众多媒体的闪光灯下,厚颜无耻地把自己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在1990年基础上硬生生地减少了3.1%。澳大利亚会前就不打算签署任何资金投入的或者税收方面的新协议,只有在“主要工业国家同意加入新计划”时才会随大流。
经过多年的拉锯战,发达国家在几年前做出承诺,要拿出真金白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在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上,各方也同意设立绿色气候基金。这让饱受气候变化之苦、却无力独自应对的发展中国家充满期待。但时至今日,气候基金仍然只有一个空壳,只接到了一笔又一笔发达国家塞给的“空头支票”。
与会前的许多分析预测结果大致相同。波兰气候大会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反而给未来增加了更多的忧虑。发达国家尽可能推卸自己的历史责任,对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缺乏政治意愿,澳大利亚干脆宣称有些穷国比富国更有钱。美国记者也在巴西、中国、印度、南非的发布会上挑衅,你们有什么武器能让发达国家做出让步?
“富国/穷国”、“责任/负!倍粤⒌乃嘉钪兆璋颂概械慕。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什么致命武器让发达国家就范,只想让发达国家明白一个事实:其实遭遇气候灾难威胁的不只是那些即将被淹的“小岛国家”,也包括荷兰这样的中等国家,就连美国这样的大国也在“卡特里娜飓风”登陆时未能幸免。
这个事实也衍生出这样一个道理:正是由于气候/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破坏力,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或国际组织都无法独立、有效地应对这一空前;。正是在此意义上,全球的安全与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国际合作的实现。
有位学者曾说,评价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进步性,主要应该考察其对社会边缘者、时代弱势者是否投入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越是在所谓的“丛林政治”时代,这些极具脆弱性的弱小国家就越可能被在“物竞天择”中获胜的强国所抛弃。而我们的时代,如果再不多些改变,只会退化到“丛林”时代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