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9日电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LOPSO)成立近6年来,瞄准国际海洋环境科学前沿,充分发挥海洋动力过程研究与卫星海洋学研究的学科交叉优势,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与权益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多项重大成果。
由潘德炉院士负责的“中国遥感卫星应用效果的数字仿真系统”项目,属于国家卫星重大应用高技术项目,其成果已推广应用到中国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HY-1、神舟3号飞船、气象卫星、风云卫星FY-1和FY-1D、台湾省ROCSAT卫星等,同时已推广应用到韩国KOMPSAT卫星,日本的ADEOS-Ⅱ卫星,以及欧洲的EVI卫星的模拟仿真,在国内外遥感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由苏纪兰院士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唐启升院士共同主持。该项目针对渤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观测及基础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渤海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生物生产及动态变化规律。不但促进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这一新学科前沿领域在中国的发展,还首次将中国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变动的研究深入到过程与机制的水平,取得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认识。
此外,还有由袁耀初研究员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基金项目“863”项目“黄东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由毛志华研究员主持的“863”项目“北太平洋鱿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与海洋环境要素产品制作系统”、由黄韦艮研究员主持的“863”项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赤潮灾害预报技术研究”等课题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报道称,几年的建设使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海洋科学家队伍,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现在,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把眼光瞄准更高的目标,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在海洋科学的前沿不断地探索钻研。(陈荣发、孙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