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纪念。当年的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都以不同的心情展开盛大的纪念活动。但却有两个例外﹕日本和台湾。
日本例外,乃是它作为战争侵略者,战败投降后即被美军占领,成了冷战时代美国的重要基地。因此,美国对德国的战争罪行紧咬不放,但对日本的战争罪行则佯装未见。美国这种奇怪的双重标准,造成了日本对战争罪行从不反省,因而战前军国主义的精神残余也就无法荡污涤垢。而到了今天,美国的新国家主义和日本的旧军国主义有合流之势。因而,欧洲由于德、意的反省,早已走出二战的阴影﹔而亚洲则因日本尚未精神除魔,大家仍活在过去的魅影中。
至于台湾,那种认知的倒错就更严重,而且严重到让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台湾本是中国领土,甲午战争后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第一个海外殖民地。八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重回中国怀抱,而后国共内战,国府迁台,两岸分治一直到现在。早自台湾光复之初,台湾就有一股亲日的“台独”势力,而后这股势力屡经变化,由亲日而扩及亲美又亲日。它拒绝承认“中华民国”,追念的是日本殖民统治的时代,因此,他们不说“抗战胜利”而用日本的术语“终战”,他们也不说“日据”而说“日治”。由名词的选择,可以看出心态与认知,这也是“台独”在过去一碰到“七七”、“双十”、“台湾光复”等纪念节日,就变得尴尬并阴阳怪气的原因。
近年来,台湾像李登辉会说出“钓鱼台列屿是日本的领土”,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联党”组团去朝拜日本靖国神社,吕秀莲会说“感谢甲午战争”……当然也就无足讶异了。
由于“台独”不承认“中华民国”,不承认历史,要借着“去历史化”而“去中国化”。问题在于历史是过去确实发生的事,不能说“去”就“去”。于是,“台独”那种想“去”又“去”不掉的颠倒错乱,遂总是不断的上演。以当今主张“台独”的陈水扁“政府”而论,别看他们天天把“台独主体性”、“台湾人的尊严”、“主权独立”、“爱台湾”挂在嘴上,这些其实都是具有内部斗争性的策略语汇。这些语汇一碰到日本或美国,就宛如汽球被针戳破,立即彻底地泄了气。
今天台湾已由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当权,面对日本在钓鱼台列屿附近渔场驱逐台湾渔民,这时候“主权”已不只是涉及尊严的概念,而是涉及人民福祉的具体现实问题。加上那海域有油气蕴藏,涉及更大的利益,任何有起码骨气的“政府”都必然会力争到底。但台湾呢﹖它变得非常能体会日本的心情,宣称对立无法解决问题,要暂时搁置主权而只谈渔权。任何人都知道,渔权乃是主权的延伸,有了主权始可划出经济海域,有了经济海域,才会产生渔权。不谈主权而只谈渔权,舍本逐末,其实是用主权换一点施舍性的渔权,以欺骗台湾渔民而已﹗
但对台湾“独”派而言,渔民示威,加上“七七”,又应合了“保钓”,简直成了“统派”,于是软硬兼施,不能在“七七”示威,要改成“七一一”。示威只能谈渔权,不能谈主权。由这些颠倒错乱,甚么“爱台湾”、“主权独立”、“台湾人的尊严”,都已自证只不过是谎言。
这就是今天台湾的悲哀。它掩耳盗铃,对历史佯装不见,私心所企图的,就是希望美日连手消灭中国,帮助“台独”达成目标。
也正因此,今天的海内外中国人都为抗战结束而举办纪念活动,只有台湾的“官方”缺席。在他们“去中国化”大架构下,“去近代史化”和“去钓鱼台化”,只不过是这种大荒诞剧里的小插曲而已。而让人不安的是,台湾人民在被这样的扭曲后,最后还会剩下什么﹖
来源:摘自香港《亚洲周刊》(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