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孙宇挺)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发布《2004-2005世界就业报告》指出,2003年全球从业人员超过以往达到28亿。然而,其中接近14亿工人,也是历史最高水平,每天靠不足两美元度日,其中5亿5千万工人生活在一天一美元的贫困线以下。2003年全球有1亿8千5百90万的失业者,仅代表非体面劳动的“冰山一角”,因为那些虽然有工作,但仍生活贫困的工人人数,是失业人数的七倍多。
该报告还分析了就业、劳动生产率和减少贫困之间关系,并提出新的见解。随着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和竞争力,企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工人也会通过增加收入及减少工时而受益。最终,低物价、高消费及广就业可使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得以改善。
报告还强调扩大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因为服务行业可以带来生产率和就业双增长,为高技能人士和一般技术工人都提供就业机会。另外,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从事非正规经济,因此改善非正规领域就业也至关重要。报告同时呼吁重视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增加农民工收入。发展中国家40%人口从事农业经济,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20%。
《2004-05世界就业报告》针对小企业如何融入大经济,缩小与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对减少贫困也具有重要的潜力,然而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则使其潜力难以发挥。
新报告预测,如果全球每年GDP保持4.7%的增长率,有可能实现在2015年达到将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但这一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东南亚和南亚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