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9日电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经济综述文章称,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有的放矢地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任务重要而紧迫。就货币政策而言,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加强预调和微调,适当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尤其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已进入重化工业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产业的生产能力形成周期较长,容易对未来消费需求产生高估,一旦当期投资需求转化为下期投资供给后又不能为消费所消化,就可能形成下一轮的通货紧缩。2003年中国的消费率已下降到57%,货币政策方面应加大鼓励消费的力度。一方面对住房装修、家用汽车、电器、通信设备、教育、假期旅游等领域的消费信贷继续给予优惠,另一方面也应实行较为宽松的消费信贷政策,培育农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群众的良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文章中写到,回顾2003年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到,在控制货币信贷增长方面,央行早已连连出手——全年通过59次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2694亿元;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从4月22日至1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7、8、9月,央行连续三次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金融机构防范各类信贷及流动性风险;从9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6%调高至7%。
这些政策在去年底已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央行针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及时调整调控的力度和重点。3月24日,宣布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将1年期内再贷款利率上调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日,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文章中指出,这一连串的政策措施,意在收紧银行资金流出的“阀门”。
文章最后认为,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并不意味着全面紧缩。支持经济增长与防止通货膨胀,两者必须兼顾。对于那些会导致生产过剩的行业,其信贷规模要坚决压缩。相反,对那些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技术改造的行业,则应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许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