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 中新社发 钱兴强 摄
|
看上去又清瘦了一些的老孟去美国是应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邀请,在纽约看了12个戏,还参观了美国主流音乐剧的后台和百老汇的制景工厂。去英国是应英国国家剧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2月28日出发,也是两个星期,一个人在伦敦看了16个戏,拜访了24个艺术家。
英国戏剧怎么那么牛
记者:你都看了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戏?他们的戏剧生态大致是什么样的呢?
孟京辉:在美国看的有个戏叫《摇滚》,还有一个英国导演的《麦克白》,在百老汇看了一部戏叫做《侮辱观众》。英国的戏我觉得从整体水平上就更牛了,作为一个老牌戏剧国家,无论是它的戏剧传统还是当代戏剧的发展都令人钦佩。比如邀请我去的英国国家剧院,它有大、中、小三个剧场以及非常强大和有影响力的剧团系统。我看了一个已经演了四年、非常轰动的经典音乐剧《比利·艾略特》,还有绝对英国传统戏剧范儿的《无事生非》。特别让我震撼的是一个只有一个演员表演、没有台词的独角形体戏剧,叫做《压力》,演员就在3米×2米×2米的一个盒子一样的空间里表演一个小时,而且这个空间越来越小,最后把这个人全压没了。还有一个根据爱伦·坡小说改编的戏剧《红死魔的面具》,是在一个根据议会大厅改建的艺术中心上演的。剧组花了一年时间把这个建筑里的每个房间都设计成爱伦·坡时代的样子,然后发给到场的250个观众每人一个面具,演出时观众们就分散到各个地方去看演员的表演,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大家有时分散到十几个房间,有时聚集在大厅。不仅演员的表演十分有意思,250个带着面具的观众围在一旁观看的景象也蔚为壮观。
还有一个演出《哈姆雷特》的剧团,剧团成员平时各干各的工作,每周日在一起演出。但演员都太牛了,一点儿都不业余。他们每周演出的地方不同,演出前会在网上公布演出场地。我看的那场是在一个教堂演出的,上一场是在一个废弃的工厂,而下一场则是在一个游泳池。演出时,他们会让观众都带一件自己觉得特别的东西到场,并且展示出来。现场有带大葱的、有带娃娃的、有带锯的、有带一大包避孕套的……我带了一张10元人民币。然后演员在演出中就会即兴地利用这些东西,比如哈姆雷特会一边用观众带来的锯锯椅子,一边说台词。演员的表演特别精彩,演出的效果非常强烈,和观众也有特强的互动。在英国类似这样的戏太多了,他们对于戏剧传统的发展和观众的培养真是太棒了!
外国同行为何不愁钱
记者:你和当地的同行都交流了些什么?你感觉大家面对的问题有什么异同之处?
孟京辉:跟中国戏剧的同行经;崽教值阶式鹞侍猓呛陀⒐肪缤薪涣,他们不谈钱的问题,他们主要谈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戏剧的教育,再有就是原创剧本的发展、青年戏剧创作者的培养。他们的演出资金一般由国家资助1/3,基金会赞助1/3,票房收入1/3。演员们没有大的贫富差距,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以此为骄傲,生活上也有一定的保障,感觉非常有尊严。我们也都面对同一个问题,就是观众的问题,戏剧核心的问题,这实在是太重要了。
记者:你这次交流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孟京辉:这次的收获太大了!我去纽约其实已经是第五次了,但以前都和美国的戏剧界没有什么交流,基本上人家都是把我们当做东亚文化、汉文化来对待。但这次感觉到人家是把我们的作品纳入到他们的戏剧坐标体系来考虑了。其实十年前我就对全世界戏剧文化交流产生了怀疑,因为中国的当代戏剧必须要发展到一定的美学程度和力度,才能谈得上和人家交流。这次交流,使我大大坚定了要大胆和坚决的发展以当代视觉艺术为中心的实验戏剧的决心!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展原创剧本,建立戏剧的制作系统;要培养中国的戏剧环境和年轻的戏剧创作者,戏剧也要从娃娃抓起;还要建立关于当代中国戏剧的美学体系和创作体系。这件事非常重要!我坚信中国戏剧将要迎来最好的时代:虽然艰难,但有空间;虽然不规则,但有探索的原动力。所有的一切都在发展当中。我对自己的发展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