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1日电 一艘英国货船在马六甲海峡航道撞伤一台资油轮,9名中国大陆船员失踪。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刊出社论说,中国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目前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有近6成驶往中国,未来势必比它国更依赖该海峡;该报呼吁周边国家务须共同磋商,正视海峡航道安危,进一步加强管理海峡航道事务,避免不幸事件重演。
社论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道之一,船只相撞事件屡有所闻;此次油槽船和货船相撞,表面上看来属于海上意外,然而,这宗意外也警惕我们必须正视马六甲海峡航道的安危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l080公里,最宽的地方达370公里,然而,最狭窄处却只有37公里。这样的一条海峡,却因为占了连接与贯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优势,而成为经济与军事上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国际水道,也是联合国列举的全世界8个重要国际海峡之一。
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约有5万艘,根据统计,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运油船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它更是中东石油输往东亚的重要通道,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社论说,中国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目前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有近六成是驶往中国,其中大部分是油轮。由此看来,中国未来势必比其它国家更加依赖马六甲海峡,因为这条水道,是中国和西方国家来往运送物资和能源运输的必经之路。
马六甲海峡既然如此繁忙和拥挤,管理工作稍有不当,便容易衍生意外事件。此次油槽船与货船相撞的真正原因有待调查,然而,不排除有人为疏忽而肇祸。海域航线与空中一样,须有一定的导航坐标,假设坐标不明确,便容易发生相撞意外。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带来的烟霾,也经常笼罩马六甲海峡,能见度低,自然影响航行安全,也可能是此次海难发生的原因。
社论说,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早在1971年签订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公约,宣布三国共同管理海峡。签订公约的目的,除了力阻强权如美国侵占马六甲海峡,也希望通过三国的协力合作,加强对海峡的巡逻,减少海盗劫掠及防范恐怖袭击事件。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洗劫商船事件,近年来已显著减少,例如2005年发生12起,至2008年只发生两起,显然,马、新、印3国所采取的空中联合巡逻等行动发挥了作用。
20世纪90年代,马政府曾建议向航经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征收管理费,却遭美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反对而作罢。社论认为,向使用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征收费用是合理的,征收所得可充作保安、管理和清理海面污渍用途。
社论说,航行马六甲海峡的油槽船多数运载石油,一旦发生意外,石油流入海,覆盖面积极广的油渍便会在海上漂流,严重污染水域,若不及时善后清理,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