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五月二十三日电 题:对救灾人员鲜为人知的心理干预
中新社记者 孙宇挺
一条日本救援队员因没有救出活着的中国人而内咎辞职的消息日前在网上传开并被公开报道。很多人对这位日本救援队员表示尊重,但又是否有人从另一角度看待这条新闻。
中国这次动用了十万人计人民子弟兵、消防队员、民兵参与本次震灾的救援活动,这些人的装备与职业的日本救援队相比,不可能会更好,但是他们一直在第一线为救援国人的生命而坚持不懈,他们所遭遇的困难只会比日本救援队员更多、更难,所以,他们面临的那种“愧疚感”也会只多不少。
北京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组成的抗震救灾服务队将他们的帐篷搭在了绵阳市九洲体育馆,他们为现场灾民提供了医疗救治、卫生防病、心理救援的救治。
作为服务队队长,北京卫生局团委书记谷水将五类人员列为心理救援对象,其中包括:遇难者或伤者亲属;伤者本人;亲历或目睹灾难过程的人;包括现场救援人员、志愿者在内的救援人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
他介绍,所有经历过这次灾难的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心理上的应激反应,但每个人的心理调试能力却因人而异,有些人会或早或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希望通过灾后极早的心理干预,以有效的专业化的服务,为灾难亲历者、救灾人员等人群提供心理救援。
服务队心理组组长、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医生王丽颖说,此次震灾救援者所遇到的,其实和很多亲历者是一样的,他们去挖人救人,看到各种惨状,任何人都会被触动。他们回来以后会情绪不好,压抑、郁闷以及说不出来的难过,人会变得很低沉,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有些人救不出来,造成很重的内疚感。
王丽颖说,对于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首先是让他们有机会倾诉出来,一天救援下来会积聚很多负面情绪,人会变得很闷很压抑,跟朋友、同事谈一谈,能够把情绪宣泄一下。
王丽颖说,如果说承受能力达到极限的时候,就需要采取减少接触或者回避的方式。
关于对于救援人员心理干预,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徐云提出,他们还需要来自团队的鼓励,有些时候还需要专业的心理救助。
北京志愿者协会专门为震灾制作了一本灾难心理援助的小册子,里面辟出一个章节,对救援人员的压力管理作介绍。救援人员会出现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对他人失去同情心、成就感降低或丧失等情绪枯竭问题,或者可能出现担心害怕自己会崩溃,过度为受灾者悲惨遭遇而感到悲伤、忧郁、有罪恶感等问题。
对于军人和消防队员的压力,小册子说许多士兵都是“八零后”,军人的职业形象要求他们冷静、勇敢、冲在最前面,忽略了他们心理成熟度不高的一面。建议他们多和战友沟通交流,分享救灾经验;有空给家里报一声平安;尽可能以小团体形式行动;军民互助。
对于医务人员,他们每天受到的直接刺激是救援者中最多的,面对医疗条件有限而不能有效救治伤员,极容易产生内疚、自责等感受,建议要宽容自己在抢救和治疗中的失败;把紧张和焦虑通过适当渠道表达出来;认识到灾难并非人能控制,医护人员并非万能,尽自己努力,不要把所有压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小册子还建议,救援人员最好在离开现场三到五天内接受团体辅导,学会控制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倾诉。
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一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凸现出来,中国林业大学心理系朱建军教授随团中央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援助专家志愿团来到绵阳,他坦言目前中国还是缺乏专业的心理救助人员。面对这样的大灾,这样的人才更显匮乏。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