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务接待已呈现出恶性发展趋势,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中央的高度重视。继今年10月20日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的有关规定之后,国务院于11月15日、17日相继召开常务会议和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要求从中央政府各部门抓起,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并作出具体部署。此举昭示着党中央、国务院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公务接待呈现恶性发展趋势
公务接待是行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不少地方、部门,公务接待明显已经超出了“合理”范畴,成为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规范和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公务接待中呈现出两大腐败迹象,令人担忧。其一,公务接待耗费巨大,超标严重。在公务消费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谋取个人私利等现象。其二,公务接待呈现出恶性发展势头。违规消费日趋公开化;接待金额呈刚性扩张;违规公务接待牵涉人员和范围广,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违规公务接待呈弥散性。此外,部分公务人员对违规公务接待认识上存在模糊性。
公务接待领域中之所以存在如此严重的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归根到底在于现行公务消费体制的缺失。其中,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是公务接待消费中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存在的主要腐败隐患包括:大量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的存在,预算编制粗糙,预算不透明、执行弹性空间大等。此外,财务制度和技术的落后,监督乏力,打击力度不够以及更深层次上的公务消费文化存在的缺陷,均为导致公务接待中腐败滋生的重要因素。
公务接待费纳入预算管理从高层开始规范
公务接待领域的腐败行为,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今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这是国家规范公务接待,预防和治理公务接待中腐败现象的新标尺。
随后,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改进机关作风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所属部门要带头贯彻执行有关规定,认真规范公务接待行为。要将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紧接着,11月17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围绕实现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目标,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公务接待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一要规范公务接待工作职能和机构,完善分工协作的公务接待管理体制。二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财政约束和强化审计监督。三要创新接待工作方式,在节俭的前提下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四要加强接待服务单位管理,管好用好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一支过硬的接待工作队伍。当前,要坚决清理和取消“小金库”,整顿和规范各地驻京办事机构,切实加强各部门所属培训中心的管理。
11月20日,新华社发表分析文章指出,要使规范工作取得实效,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把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大量预算外、制度外资金和为数庞大的“小金库”,为公务接待的超标违规提供了便利条件。将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有利于对其做到总量控制和规范管理。二是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规范公务接待,就应在科学界定公务接待范围的基础上,制定严密、可操作性的规定细则,使各项接待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违反制度的,应该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三是强化监督。今后在强化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的监察、审计监督的同时,应将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