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金熙德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影响日益增大,日本日益表露出牵制中国、争夺地区主导地位的意图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11月30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做了题为《创建“自由与繁荣之弧”——拓展的日本外交地平线》的演说。其中,欲以“价值观外交”在欧亚大陆扩大影响的意图溢于言表。
“价值观外交”=“颜色外交”
麻生指出,在外交上要特别重视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普遍价值观,要以“价值观外交”来把欧亚大陆外延的东北亚、中亚、高加索、土耳其、中东欧直至波罗的海各国连接成带状,创建“自由与繁荣之弧”,还要加强与欧盟和北约的合作。麻生称,这应是“日美同盟”、“近邻外交”以外的第三外交基轴。
麻生认为,日本在“价值观外交”上已有很多成果。如1996年在里约峰会上发表《为了民主与发展的伙伴关系》计划,对印支、中亚各国的民主化和市场经济化提供了支援。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前,日本预知先兆而对波兰和匈牙利提供了援助。今后,日本应继续推动与“自由与繁荣之弧”各国的对话与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民主主义马拉松的伴跑者”。
冷战后,日本外交风格由“低姿态”转向干预他国内政。1992年日本内阁制定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把受援国的民主化、军事状况等作为是否提供援助的依据,初显“颜色外交”面目。此番麻生倡导的“价值观外交”,无疑把“颜色外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挟美制弧”,一箭双雕
配合美国的“颜色革命”战略,深入欧亚大陆追求政治与经济利益,是日本“价值观外交”的基本目标。近年来,美国在其所称的南部“不稳定之弧”(指从南半球安第斯山脉经北非中东到东南亚一线诸多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编者注)深陷泥沼,而在北部的独联体地区则推动了好几场“颜色革命”。日本一方面为美国攻打伊拉克进行强辩,另一方面却从应对南部“不稳定之弧”向构建北部“自由与繁荣之弧”悄然转移。
确保能源与资源,是日本“价值观外交”的又一基点。在“日本+中亚会议”上,麻生曾列举中亚丰富的能源与资源及其对日本的重要性。以“民主”和“繁荣”为两大旗帜,以经济援助开路,日本欲在能源储量极其丰富的中亚及其周围地区站稳脚跟。据《读卖新闻》引述外务省官员表示,日本将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推展这一新的外交基轴,把此作为今后20年的主要方针。
外相舞剑,意在中国?
安倍首相曾倡导建立由日美澳印组成的“价值观联盟”,意在从东南部对中俄形成钳制之势。麻生倡导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意味着要由日本主导一个欧亚大陆中小国家“价值观联盟”。这两个“联盟”的地理分布,对中国形成完整包围之势。
在此前几次演说中,麻生外相曾对中国有不少积极评价。他指出:“中国领导人使10亿以上人民摆脱饥饿,这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成果之一”,“中国不是作为新的世界大国出现,而只不过是重新主张其历史上具有的优越地位而已”,“中国已成为日本景气恢复的动力”。但他又不断对中国的内政和国防提出置疑。
综合麻生的多方面言论,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既视为机遇、又视为挑战的矛盾心理和合作与防范并举的双重战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影响日益增大,日本日益表露出牵制中国、争夺地区主导地位的意图。
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近年来日本围堵、绕开中国的一系列做法,恰好成为其地区与联合国外交接连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周边各国,都是中国和平发展和睦邻政策的受益者和支持者。这些国家会愿意“入瓮”而在“自由与繁荣之弧”上对号入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