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港跨境学童:见证两地交流 更见融合前景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在繁忙的深港边境口岸,每个上学日都有一群群由老师或保姆带领、年纪或小至幼儿园阶段的跨境学童“鸭仔团”,穿梭于络绎不绝的人潮中,追追赶赶乘搭校车往返深圳住所与香港的学校,成为两地社会独特的“风景线”。
回归至今15年间,跨境童人数已大翻33倍达1.7万人,他们以自身成长,见证了香港与内地越来越紧密的交流历程。有跨境经验达10年的高中生自称“半个香港人”,认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亦有跨境生希望结合香港与内地的优势回馈社会;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两地更见融合的前景。
早在上世纪末,跨境童现象已出现,于90年代回归前后,他们为数不过约500人,随两地跨境婚姻、港人北上生活渐多,加上双非效应,2012新学年预计人数会急增至约1.7万,10多年间翻上33倍。在庞大数字下,一连串的过境交通、学额不足及家庭支持问题也开始衍生,有待两地政府及相关群体商讨解决,所以不少人眼中,“跨境童”后每每接上“问题”二字。但同一时间,他们每天的成长,却正在活出“居于深,学在港”的全新模式,其具体境况也令人关注。
就读凤溪廖万石堂中学中四的卢嘉丽,自小一开始成为跨境“鸭仔团”一员;10年间她穿梭深港两地关口不下数千次,比很多人一生的次数还要多,但今年她才不过是个16岁的小妮子。
嘉丽父母均是港人,但因父亲工作关系,自小全家居于深圳。她直言,年幼时的跨境生涯“真系好辛苦”,当时他们家在距离罗湖关口颇远的宝安区,过关后乘保姆车也要1个多小时才到家,加上读下午校晚放学,回到家时已晚上7时至8时,夜幕低垂,还要一边吃饭一边做功课。而最惨还是学校长周,因为星期六上早课但没有保姆车,结果“5点钟天还未光,妈妈就叫我起身”。
她早年也曾因跨境童身份感尴尬,不过随着近似背景的同学越来越多,已再无类似情况,对跨境上学颇感悠然自得,惟仍觉轮候过关有点不便,“遇上周一周五下班高峰期所花时间特别多;如果这段时间都用作温习便更好了”。嘉丽在港时间主要都是学习,基本生活都在内地,所以自称“半个香港人”,因对香港及内地社会都有一定认识,她相信自己未来于两地都有发展空间。
就读凤溪第一中学的伍方琪,来自两地婚姻家庭,于重庆出生的她,自小三迁到深圳便开始跨境来港上学,至今年中二已有6年时间。她表示,刚来港时曾因广东话发音不标准被同学取笑,但很快便已克服,而且自己普通话好,更获同学邀请于放学时当“小老师”教普通话。方琪认为,在港学习能锻炼好英文能力,加上熟悉内地社会及文化,跨境学童身份更有利吸收两地优势,她又称,自己未来发展不只限于香港或深圳,学有所成后不排除返回重庆,相信以其两地经验,总能有贡献社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