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改20年留有缺憾:百姓对高房价有切肤之痛
2008年03月06日 1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2008年2月26日,尽管近来打折风在上海一手房市场频吹,但最新统计显示,二手房价格仍在上涨,1月份的二手房指数比07年12月上涨1.3%,但成交量在持续走低。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中新网3月6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称,20年间,中国住房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历史同样会记取房改有待完善的缺憾,其中包括保障体系严重缺失,百姓对高房价有切肤之痛。
文章称,房改缺撼包括:其一,在住房体制转换上矫枉过正,甩包袱过疾,“全盘市场化”直接导致保障短腿。保障体系严重缺失,百姓对高房价的切肤之痛由此而生。
其二,城市动拆迁过速,导致大量被动的刚性需求集中释放,冲进市场,加剧供求紧张;而政府因财力所限,补偿、安置又不到位,不和谐因素由此滋生,动拆迁产生的上访甚至成为一些城市“流动的伤痕”。
其三,从房地产市场攫取过多,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形成了路径依赖。文章称,政府是商品住房开发中最大的获利者,开发商次之,接下来是垄断行业和商业银行。由此,人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诸多城市“地王”在加速度推陈出新,土地出让市场的抬价近来发展到近乎疯狂的地步。供求紧张固然是当前房价上行的因素,但坦白地说,一些地方政府“以楼市引领地方经济”的错误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仍是主因。不可否认,房地产业能对地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但过度强调这种靠“吃子孙饭、断子孙粮”换来的眼前好处,极有可能引发土地资源的滥用、消费能力的透支,并进而产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编辑:闻育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