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奥数”及其他一些休息日开班的培训班,为了争取生源,往往会提出“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具有鼓动性的口号。而当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在这些鼓动性的宣传下,家长盲目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班,结果星期六、日,孩子们疲于奔命,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培训班,疲劳不堪,学得不好,家长生气,孩子闹气。
其实,数学是最锻炼思维的学科,对数学感兴趣的也大有人在,“奥数”在中小学培训和选拔超常人才上是有意义的。但是,数学因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计算能力上有其独特的功能要求,所以“奥数”的学习和训练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完成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心理潜在特质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某一能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乏天赋,极可能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率的学习不是以投入时间多少、培训课程多少来决定的,而是以有无兴趣及能力适宜性来决定的。
“奥数”可以选拔天才儿童,可以提升一般儿童的智商,但是把 “奥数”作为升学的工具,就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淖。而且,在“奥数”产业化下,良好的智力训练也变成了少数人创富的产品。像某些机构任课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并缺乏相应的指导,教学的不规范,都会让孩子对数学丧失兴趣,创造力也在解题中被禁锢。
此外,当前“奥数”班满天飞、全民学“奥数 ”,政府也有一定的责任。君不见,高中“奥数”竞赛奖,可免试读重点大学;初中“奥数”竞赛奖,可推荐读重点高中。政府也在一些学校设立“奥数”班,以最优质的师资、教学条件来培训这些“奥数”班的学生。在教育资源不平衡、与考试挂钩等条件吸引下,无数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当中的一员,从而对“奥数 ”班的社会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笔者认为,要让“奥数”回归原本,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就要对设立这些竞赛性的“奥数”班的条件、资质、招生都应有所要求及监管,相应的竞赛成绩与入学挂钩也要有所规范,从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让社会认识、回归本质。
“奥数”的存在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但是作为家长、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各司其责,合理、科学地对待“奥数”,让“奥数”真正体现其存在价值。
张敏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