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北大平民学校近日开学了。首批53名北大校内务工人员将在4个月内接受北大教师的免费教学。
这则消息引起笔者一些联想,88年前,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发起成立“校役夜班”,许多著名学者如傅斯年、罗家伦等为校内工友讲课。有人据此论断,北大“兼容并蓄”的精神又回来了,北大为平民教育竖起新的里程碑。
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苟同。将今天的平民学校与88年前北大的“校役夜班”联系起来,是一种善意的解读。但是,我们必须正视二者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生存的现实土壤大不相同。
蔡元培先生说,开办“校役夜班”是为了“挽救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88年前的中国正处于“五四”前夜,新旧思潮激烈交锋,革命形势未决,当时迫切需要拓展受教育群体,开启民智,传授新知识,以为革命和建设储备更多的新型人才。这一点从“校役夜班”开设国文、算术、理科、修身和外国语等课程即可看出。从理念层面上说,“校役夜班”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平民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宗旨是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就内涵而言,今天的平民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看看今天的平民学校所处的现实土壤:我国目前已形成由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组成的较为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教育普及的程度与88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在义务教育阶段,到2004年年底,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女童入学率达到98.9%。而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阶段。截至2005年年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1%。至于方兴未艾的职业教育,也给更多人提供了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颇受社会欢迎。
当然,现实并没有让平民学校失去亮丽的色彩,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等相对弱势群体,营造“没有围墙的大学”,让他们共享高校教育资源,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理念。对53名北大校内务工人员进行人生、职业发展观以及文化技能培训,无疑也是很好的做法,但是,必须客观分析,创立平民学校只是一所高校的局部动作,让更多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毕竟不是一所高校的力量所能及的,哪怕是北大。
北大副校长兼平民学校校长岳素兰日前对媒体表示,北大创办平民学校的宗旨有三:一是实现北大发展目标的需要;二是务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三是传承北大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笔者认为,北大创立一种新型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模式,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和学习,同时也希望这种培训不仅局限于校内的务工人员,将来也可以向社会开放。但是,千万不要过度夸大平民学校的作用,并把它上升到“里程碑”的高度。(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