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的一个周末,笔者如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淘宝的人流就像免费游圣地一样,人山人海。古旧书刊市场占据了潘家园的半壁江山,购销两旺。别人淘书如战场演兵,速战速决,行色匆匆;笔者淘书如闲庭信步,不慌不忙,听由天命。行至中途,见一位老者手捧一册战争场面的老期刊上下打量,他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声“几钱?”,书商斩钉截铁:“1300!”。老者抿嘴一笑:“够价”,但手中还是紧握着那册书。出于“职业”习惯,我并没有动声色,只是环顾左右而言他,希冀老者能放下书后再观其变。不知是老先生碍于腰腿不便,还是嫌那本书“够价”,他老人家只是向顺手的一侧轻轻“送”了一下,似有放弃之意。天赐良机,我仅于空中就接到了那本书。说时迟,那时快,“扑通”一声,一位中年男子扑倒在我们的脚前,看来是想在那本旧书落地时抢先一步。
书当然是身外之物,本犯不着搭上“身子”,我这么想着,边关注那位中年男子的安全,边翻开旧书一看,两眼金星四射:一幅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的肖像映入眼帘。速查该刊不缺页,不少封面、封底,1300元买断后,像老虎得到了美食先拖到林子里独享似的,三步并作两步地窜到僻静处细看:
《战时画报》第12、13期合刊(中华图画杂志号外——晋战特辑),1937年10月30日上海出版,16开24页,收图58幅,全,彩印封面、封底。尤以一幅邓小平同志照片为珍罕,照片中英文说明: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篇目中“擅长游击战之第八路军”、“第八路军重要将领群聚山西”等为纯正的红色收藏珍品。
传世的邓小平青年时旅欧期间的文物、文献,均珍藏在法国和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中,其中法国警察当年拘扣邓小平从事革命活动的表格、笔录,邓小平在莫斯科亲笔填写的“自传”等成为稀世珍品。即便是这些原件的复制品,所在国元首们访华期间均以重礼捐赠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足见珍罕。收藏、整理邓小平在革命战争中的文物、文献极为困难,民间收藏爱好者能得到必视为珍品。而国家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馆藏的邓小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文献一律登记为国家一级文物,由此可见难度之极。2004年8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期间,国家馆藏的邓小平文物和文献开展了一次全国普查,结果是1938年以前的馆藏不足20件。2004年8月,一位同邓小平同志共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老者的后代,将一组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照片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其中就有首次发现的邓小平同志在法国留学时的三张真实写照。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一时传为美谈。足见邓小平早期文献受到的高度重视。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邓小平同志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同志和朱德同志等率领八路军主力部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晋冀豫地区的抗日战争,创造性地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由于八路军政治部的中心工作是军事干部的选配、政治工作条例的草创,对外具有机密的因素,因而邓小平同志这一时期的文献极少发现。这就是《邓小平文选》(198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最早开篇之作仅为1938年1月12日文章的原因。1938年5月后,邓小平同志任129师政治委员,同师长刘伯承共同领导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斗争,为日后逐鹿中原、创建现代战争史上威名四海的“刘邓大军”奠定了基础。
《战时画报》第12、13期合刊中刊载有八路军干部、战士的多幅照片,其中萧克将军、冯雪枫将军及抗日军队名将傅作义将军照片均为珍罕。文章中记载的大量抗战初期山西战场详情等同样为首次发现,尤以两幅“平型关大捷”缴获日军战俘、枪械的照片等更能反映抗日战争的真实画面。
2005年4月28日起,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藏书家巡回展”(第一站)在石家庄河北省文学馆开幕,《战时画报》第12、13期合刊首次参展,观众超过6000人。6月18日至9月8日在北京潘家园收藏品市场“红色的回忆”展展出。巡回展出350件红色藏书精品共历时150天,走遍全国各抗日根据地、革命圣地、烈士陵园等,收藏家正急需能够反映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中丰功伟绩的原始文献,此册期刊正好圆了宿愿。
笔者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得此珍籍,欣喜若狂,夜不能寐。然而,有一得必有一失:怎么就没能问候一下那位中年男子呢?爱书人毕竟都是同行,将来一定再续前缘。(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