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中新社发 刘怀君 摄
|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中新社发 刘怀君 摄
|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五日电 题:经济迎挑战 宏调增灵活
本社评论员 于晶波
缓解了“过热”烦恼,却犹困在通胀难题中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二十五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
有迹象表明,去年年底确定的“双防”(防过热、防通胀)调控路向,正转向为“一保一抑”(保增长、抑通胀);而与市场预期一致的是,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调控之手将根据情况,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力度,则更多地考虑因应国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因应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考验。
本轮经济增长周期,“过热”一直是中国经济肌体挥之不去的痼疾。节节攀高的经济增长数字,令中国政府不得不将“防过热”频繁写入各大文件报告。而此前公布的上半年统计数据,则让中国官方一直紧绷的神经略有放松:百分之十点四的经济增速,印证了中国经济高位回落的现实。
尽管过热压力略有消解,但上半年同比回落了一点八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却令嗅觉敏感的调控当局同时看到了经济放缓后的就业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便表示,当前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和就业两个较大问题,这就需要在经济增长与控制物价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
放眼下半年,较为严峻的出口形势和消费增长乏力,导致经济下行因素多于上行因素。在此关口,“防过热”到“保增长”的调控路径变化可谓是顺势而为。
“保增长、保就业”之外,如何“压物价”亦是调控者眉间深锁的难题。
上半年百分之七点九的通胀指数,远高于年初设定目标;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亦加剧着国内的通胀压力。因此,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为下半年中国对抗通胀提供有力武器。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不意味浇灭了政策微调的可能。此次政治局会议便明确表示,将加强和改善财政、金融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官方并未提及“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此间经济学家对此指出,下半年中国将不会全面放松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在局部和力度上将做一些技术调整,这一点从央行刚刚公布的上半年信贷增速数据便可见端倪。
而在下半年实际操作中,财政政策将有放松的可能,在四川灾后重建和农业等薄弱领域,财政政策将更趋灵活主动。此外,此次政治局会议对农业问题亦予以特别关注,三农稳,则天下稳,抓好农业生产,无疑将增加中国对抗通胀的底气。
“一保一抑”,见机行事。此间观察家认为,在下半年政策的具体操作上,无需过紧,亦不可全盘放松。对于走到了敏感路口的中国经济,拿捏好调控的力道和尺度,增加政策灵活性尤为重要。(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