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今年以来外贸顺差开始显著回落。一般而言,外需萎缩,只有启动内需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去年以来,启动内需似乎也渐渐地有了实质性的内容:个税起征点提高,让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夯实了消费力的基础;对“家电下乡”的补贴试点,也将内需主力由城市扩展到了广阔的乡村。另外,CPI高企,通胀和加息预期,也成为即期消费的外在推动力。
在股票市场上,去年四季度以来机构投资者热捧消费类股票,百货、医药、农业板块在大盘的弱势中轮番表现。如果股市真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那么由此确可观察到内需启动的迹象。然而,近期有两项数据却给内需启动泼了两盆冷水。
一是德意志银行的调查数据,近期该行对642名中国内地股民进行调查,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受访者因股票投资蒙受的损失占其年收入的76%。在成熟市场国家,投资者在股市每损失100美元,消费将减少4.5美元。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因此估计,股市负财富效应可能令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下降1.7至2个百分点,并对旅游、餐饮、服装、首饰等多个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而航空公司及百货商店的盈利增长低于预期可能性极大。
另一个数据是28日公布的新华财经e兆消费者信心指数(CCCI),数据显示,该指数虽然在汶川地震后仍难能可贵地与上月持平,但从去年10月份后该指数已呈振荡下行的趋势,其数值由当月的100.8回落到今年5月份的94.9,与股市的涨跌惊人地吻合。
通过以上两项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启动内需的任务并没有机构投资者认为的那样乐观。目前困扰老百姓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和住房仍未被“推翻”,而且社保方面的覆盖率以及保障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这些因素依然是老百姓大胆即期消费的最大绊脚石。不搬开这些绊脚石,想必启动内需实非易事。
(王方)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