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商机与咖啡馆商机共同的基石在于第三空间
人有第一空间,那就是家庭,那里是生活之所;人有第二空间,那就是公司,那里是工作之所;人还有第三空间,那里是精神栖息之所。灵魂不仅住在身体里,灵魂也需要一个物理的空间,个人的喜好、趣味与追求才得以像植物一样静静生长。我们所有纵横杂乱的人际关系都归于第三空间之中,这个空间只留给自己。
厌倦了家与工作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人们在公共空间寻求安慰。在派对、旅途、网络、休闲场所、虚拟世界以及别人的空间中,我们疏离了旧的人际关系、旧的圈子和旧的活动空间,也不可避免地拉出了新的社交纽带、新的趣味和新的追求。这催生我们需要一种第三空间来调剂和分配不甘平淡的自我们。这种第三空间在哪里?部分富裕的人们用第二套房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它是属于自己、又不一定称之为家的所在,它是城市人居住的一次物质升级和精神备份,它是容纳个性、品质、精神流向和成就感的温室,它是真真正正的差异化生存。而对平常人来说,第二套房的门槛虽非每人都跨得过,第三空间的憧憬却应常驻在每人心中。
于是我们在第三空间里,释放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我们在第三空间里,或谈情说爱,或老友重逢,或思考人生,或交流心得。
正是因为人生活中的第三空间具有非常大的商机和市场,于是出现了上海的“新天地”,台湾的“钱柜”,央视的“同一首歌”, 美国的“迪斯尼”等等。
我们看到星巴克通过为顾客创造第三空间,从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在环境布置上,星巴克努力使自己的咖啡店成为一个舒服的社交聚会场所,成为顾客的另一个“起居室”,既可以会客,也可以独自在这里放松身心。在这种时尚且雅致、豪华而亲切的浓郁环境里,人们放松心情,摆脱繁忙的工作,稍事休息或是约会,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报偿。通过情景,星巴克来创造“体贴”。
通过对第三空间的探索和对星巴克氛围的分析,我们才能了解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中国茶馆[坊]研究,也正是希望通过了解那些可以刺激顾客内心情感的细微末节,从而探索一条适合市场需求的发展轨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