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五日电 题:“十一五”开局中国经济赢头彩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即将和我们道别的二00六年,表现强劲的中国经济再次用一份漂亮成绩单修正了悲观经济学者的灰色结论。
这个已连续三年跃过百分之十经济增长平台的国度,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领衔出演亦再度成了世界经济史中最无悬念的章节。
“十一五”开局元年,中国经济驱散了“经济过热”的阴云,打破了部分经济学家所担忧的“经济航速过快从而失控”的悲观预言。
这一年,诸多民众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丰富期许兑换成了美仑美奂的现实,与民众切身相关的多项改革破冰推进。
这一年,中国经济继续用“高增长、低通胀”这一六字短语为“十一五”中国经济词典作序,延续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传奇。结果如此美丽,然而过程并不平坦。
上半年,中国经济学家对“经济趋热”的警惕曾一度升级为对“经济失控”的忧虑。
固定资产投资狂热飙升、土地及信贷两大“闸门”的收而不紧、流动性泛滥、顺差疾进、新开工项目逆风而上屡屡挑战政策底线,二季度GDP增速攀至近年高点,达到百分之十一点三。凡此种种,无不令海内外舆论为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何以为自己的高体温“退烧”而忧心不已。
中国经济的冷热轮回中,中国官方的调控链条亦随着中国经济的体温趋高而逐步拉紧。
上半年,《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等调控新政依次出台;下半年,《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出口退税等新政的密集颁布,加之中国央行全年三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的系列组合拳,多管齐下,终令高歌猛进的中国经济列车步调放缓、走稳。
于是,在二00六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国经济徐徐展开的图卷引发“大国崛起”的猜想:
宏观调控力道显现、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位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降低、进出口增速继续回落、消费增速小幅加快、CPI增速小幅下降成了经济学家撰写年终经济报告的关键措辞。
更有国际投行人士在今年调控建功的基础上乐观估计:二00七年将不是中国经济本轮繁荣期的终点,而是中国经济走向更可持续、更平衡发展的起点。
不过,对于致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官民来说,中国经济运行中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贫富差距突出,如何使中国经济真正从“又快又好”转到“又好又快”,并把“好”字放在首位,仍然是执政者亟待破解的难题。
因此,预计本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高层将会有新的大手笔,在新的一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促使中国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渐行渐远,愈行愈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