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和A股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香港股市,中国众多的基金投资者是否想参与到香港基金的投资大潮中呢?2月末,香港最权威的基金投资公会(HKIFA)公布了香港基金业2007年的销售状况,与内地市场相似的是,香港基金市场在去年也同样火爆,全年销售总额达到了45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234亿),而这其中更是以投资亚洲股票市场的股票型基金最为抢手,超过总额的55%,可见香港本地金融投资者对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的看好。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的市场,去年刚刚在香港股票投资中尝到甜头的内地投资者应该如何在今年变幻莫测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参与香港基金的投资呢,香港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公司的金玥珏给出了一些抛砖引玉式的建议。
为什么可以投资香港基金
香港的金融市场相对于内地的市场无疑是成熟且健全的,根据《理财时代》去年得到的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显示,香港以684分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伦敦及纽约,是名副其实的亚洲金融中心。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断提升,香港的基金业发展也非常迅速。截至2007年6月底,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基金产品数目达到2001只,以管理资产额计算,香港已经是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但对于以如此庞大的基金市场,从近几年来兴起的新兴市场投资中,香港基金投资者积极地嗅出了亚洲周边股票市场的巨大潜力。金玥珏在介绍香港基金的时候,特别强调了香港基金对于亚洲新兴市场的强烈兴趣,从越南到巴基斯坦,从斯里兰卡到哈萨克斯坦,这些新兴市场爆发式的增长模式无不吸引着香港成熟金融投资者的视线。而他们对于新兴市场的判断,显然要比同样处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内地基金管理者更有经验。对于不同市场的管理,像摩根富林明这样的大基金管理者就会采取“本土化”的手段来完善资金投资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日本人管理投资日本股市的资金、越南人管理投资越南股市的资金。这种本土化的投资使得资金在使用上更有目的性和合理性,是充分分散投资风险,特别是今年全球金融市场受美国消极影响下风险较大的情况下的一种很好的应对方式。
在本土化投资的同时,香港基金管理人由于自身独到的语言优势和金融管理能力也最大化地参与到资金的配置与选择投资标的上。与内地不同,香港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者最多地是和各地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交流,而不像内地市场偏向于来自券商研究力量的投研模式。据金玥珏介绍,有些香港的基金经理一年要与1000多家企业的管理层会面,来更多地了解自己投资标的的实际情况,这种敬业精神恐怕是内地基金管理者们所不能比拟的。
对冲基金最具吸引力
上述介绍的大多属于区域基金,《理财时代》去年曾经介绍过香港的基金根据投资区域还包括全球基金和单一国家。全球基金顾名思义就是投资于全球市场的基金,单一国家基金即固定投资于某一个市场的基金,目前单一投资于内地A股市场的基金在香港也较受欢迎,而金玥珏表示,摩根富林明在2006年就进入了A股市场,取得的收益颇丰,可见香港基金的功力较为深厚。
和内地一样,香港基金的种类从股票型到债券型、从混合型到货币市场基金等一应俱全。此外,香港还有专门投资于黄金市场的黄金基金和专门投资于房地产的房地产信托基金。但最值得一提的,也是金玥珏着重看好的是香港的对冲基金(HedgeFund)。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先允许向散户销售对冲基金的市场,香港的首只对冲基金于2002年5月发售,目前共有14只零售对冲基金获得了香港证监会的认可,截至2006年年底,资产净值达16.6亿美元。金玥珏介绍,香港的对冲基金资金规模大多在一至两亿美元,这首先就从管理难度上要小于内地动辄就发行折合七八亿美元规模的QDII基金;其次,香港的对冲基金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其最低申购额不能少于五万美元,这也就是要求投资者的范围固定在中高端水平,这些投资者信奉的基金作为长期投资才能取得收益最大化的理念,防止了运作中不必要的赎回波动;再次,香港对冲基金采用的业绩提成方法较内地基金公司即将推出的基金专户理财更为合理,香港基金管理者对于“表现费”采取“赚钱才收取”的积极手段,这必将促使基金管理者更加用心地去管理自己运作的对冲基金;最后,和内地信息披露制度不同,香港对冲基金每个月都要公布一次自己的运作情况,包括仓位、买入股票等投资细节,使投资者更放心,也使投资操作更加透明。
另外,与普通基金不同,香港的对冲基金可以在股指期货中运用沽空的手段来获得收益,这也是其赚钱的特点之一。
香港基金与众不同之处
和内地基金便宜的认购、申购费用不同,香港基金的购买成本较高,这也意味着如果要投资一只香港基金,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下单买入。但此实为发达金融市场基金业的普遍之举,意味着管理者希望投资人对投资标的基金充满信心和把握。对此,内地投资者一定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以及香港基金公司的综合管理能力选择基金,切忌看费用不看表现,专门拣“便宜”的基金投资。
据金玥珏介绍,香港基金公司非常重视对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教育,既不会让自身财产状况不佳的低风险承受力者投资,也不会让搞风险承受力投资者把身家财产全部“赌”在某一只基金上,这与内地基金公司不顾一切的营销手段相比,才体现出什么是真正的投资者教育。对此,内地投资者如果去香港投资基金,不妨从香港机构投资者那里接受更多的投资教育来应对A股的投资状况。
很多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发达的香港市场一定在买卖操作上非常简便,但实际上,香港的基金买卖在具体操作上要比内地繁琐。目前,向内地基金公司开通网上交易的香港基金公司很少,大多数香港本地投资者仍然要到银行去办理买卖业务。金玥珏表示,这种方式看似不便,但其实拉近了投资者与基金公司的距离,才给了机构投资者教育大众的机会,不知内地的基民去了会不会有同样的感受。(杨毅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