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下调贷款利率和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固然体现了对“保增长”的支持,但会否对“控通胀”产生不利影响?观察人士认为,降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明显反弹的可能性很小。
从一定角度来看,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将增加银行信贷投放,货币供应量放松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CPI涨幅;货币政策放松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推高通胀预期,降低居民对CPI未来降幅的期望值。
但是,本次降息是非对称降息,央行并没有下调存款利率,体现出监管部门仍然对消费扩张导致物价反弹保持警惕。
对中小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利于企业直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利润,降低产品出厂价格,对CPI上涨产生一定的平抑效果。
央行也明确表示,此次政策微调中,“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做相应调整;工商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下调”。此举显示了央行对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通胀走势仍保持高度警惕。
我国8月份CPI同比上涨4.9%,这是CPI在4月份达到8.5%的历史高点后第4个月持续回落。尽管PPI涨幅仍居高不下,但PPI对于CPI传导有限,因此,市场人士普遍预期,通胀“洪峰”已经过去,出台“保增长”政策的“时间窗”悄然打开。
总体来看,央行本次“降两率”体现了宏观调控思路的重要取向,即“保增长”的重要性日趋加大。这既体现了前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阶段性成果,又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反映。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首先体现在通胀形势逐步缓解。除了需求因素外,本轮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和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大缓解。由于秋粮丰收和生猪存栏量明显增加,未来我国食品价格趋于稳定。国际市场上次贷;壳叭陨畈患祝饕⒋锕揖迷龀ば枨蠓呕,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跌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仍将持续,从而缓解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此外,与上世纪90年代不同,我国经济目前已由短缺经济过渡至过剩经济,居民囤物保值的必要性大大降低;货币用途趋于多样,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货币供给对CPI的推动力;我国粮食自给自足且第二产业比重高,发生高通胀的概率也较低。
其次是经济增长已出现需求不足。从历史来看,我国每个紧缩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而本次货币紧缩从去年年初开始,已持续近两年时间,如今经济已出现下滑现象。8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12.8%,为去年2月以来新低。尽管国家对信贷额度有所放宽,但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速同比回落,银行为规避经济下行风险而惜贷。
本次准备金率下调以及银行存贷差缩小,有助于刺激银行投放信贷,在外需不景气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增长内需。
当然,宏观调控政策仍需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对货币政策不应过快放松。短期来看,由于翘尾因素趋于减弱和食品价格下跌幅度有限,CPI涨幅可能不降反升。长期来看,如果明年美国经济出现反转,则仍要警惕外需增加而滋生的经济泡沫。(记者 韩晓东)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