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篇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吃在北京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八日 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吃在北京 中新社记者 赖海隆 皇城脚下的老北京人见了面通常是这样互相致意的,这位忙问:“吃了您?”那位一欠身:“吃了,您哪?”这样的问候发生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令外地人弄不明白的是,北京人一天到底吃多少顿饭? 不过,这种问候声此起彼伏之日,正是北京人吃得最粗糙之时。 十几年前,有位南方人这样描述北京人:北京人真有意思,大冬天一家人围着火炉吃饭,烤馒头片熬白菜汤,边吃还边说国家大事。 那时候,漫长的冬天,北京人饭桌上只能见到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当时每个人一个月最多只能吃零点五公斤肉。每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北京人对这样的情景都刻骨铭心:在一个晦暗无光的冬日,人们手提肩扛,往家里输送能供全家人吃整整一个冬天的大白菜。 那时候,一个饥肠轱辘的南方人,会在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为找不到一家充饥的饭馆,而在北京一片漆黑的街头跺脚骂娘。 不过到了今天,当以吃为主要内容的寒暄方式基本消失时,北京人却真正吃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项统计表明:京城餐馆已达三万多家。从美国的麦当劳到法国的马克西姆餐厅,从日本料理到巴西烤肉,从黎昌海鲜城到“忆苦思甜大杂院”,从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到湖南的萝卜干炒腊肉……北京人可以说是坐吃全国,坐吃世界。 当东西南北各式大菜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轮番登场各领风骚的时候,当戴着粗黑边框眼镜的肯特基老人飘洋过海来到首都繁华街道的时候,老北京风味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退场。这着实令许多怀旧的老北京人伤心不已。老北京人对当地的风味小吃的痴迷有时会令许多外地人百思不解。三十年代,留学数年的梁实秋先生从美国归来,一下火车就直奔一家老字号餐馆,一连吃了三碗爆肚,才欣然回家与亲人见面。 与北京风味一起退出餐桌的还有北京传统的大白菜。从一九七八年海淀四季青建起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蔬菜温室大棚后,京郊的菜园子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今天京郊冬春季已能生产蔬菜三亿多公斤。这使得市民的菜蓝子顷刻间变得丰富多彩,甚至连以色列的“樱桃西红柿”,韩国的“西葫芦”,荷兰豆等等,也都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 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市民有时会驱车到郊外的菜园子里,亲手采摘青翠欲滴的蔬菜。北京昌平小汤山村地热特菜种植场一年四季向市民敞开菜园子。由于这里是北京无污染无公害蔬菜基地,从不使用农药化肥,且品种繁多,不仅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这样的老品种,更有许多从前闻所未闻的新品种,如钢笔萝卜、紫甘兰、人参果、蕃杏等等,且价格公道便宜,因而引得每天前来采摘的城里人络绎于途。 北京人什么好吃吃什么,更有不少食客会盯着报纸上有关餐饮业的消息,哪里新开了一家餐馆,哪家餐馆最近推出了风味独特的菜肴,只要合自己口味,便会不顾远近前去品尝。只是北京人近些年来口味越来越“刁”,弄得整个北京的餐饮业老板人心惶惶,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会因为落伍而遭淘汰。川菜红火过了,粤菜红火过了,本帮菜也红火过了,下一次该轮到谁红火了? 正当餐馆老板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老北京风味又悄悄地出现,并不声不响地红火起来了。 如果你现在来到地坛东门的墙根底下,一位年轻的车夫会招呼你坐上他那豪华的人力轿车,并把你拉进坛根院食坊。院里一位身着长袍马褂的七十多岁老者会冲您一拱手喊道:“来客了您呐里边请” 这一嗓子有时候会让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人热泪盈眶。(完) |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新闻社、搜狐公司 制作单位:中国新闻社多媒体编辑部 |
Copyright: http://caisexing.com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