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的附加值
如果国家对于长江学者工作时间的标准统一而不可变更,北大方面完全可以视情况,脱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框架,自行引进海外人才。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是因为长江学者的奖金由教育部提供,等于是国家额外给予高校的一项补贴。而国内高校的资源毕竟还是很有限的,一般只能靠国家的投入!绷跆蜗颉吨泄挛胖芸方馐汀
在2005年初,史新与北大的长江学者合约期已满。但是,他在北大所在学院的院长却希望能够把其北大长江学者的名字再保留3年,等到他在北大实验室的研究生全部毕业后再正式解除双方的合作。因此,虽然目前双方的合约已然到期,但在北大的官方网站长江学者名单上,仍然可以看到史新的原名。当然,目前史新在北大不再有报酬。
卢乃桂对此认为:“如果只是要好看,我们就付给他好看的钱;如果是需要他来干活,我们就应给他干活的钱。如果真的只是图他的名声,我们就直接聘他做荣誉教授好了,因为就是要聘一个‘花瓶’嘛!
北大如此看重长江学者,其实并不是因为具体某个长江学者的个人声望,“北大真正重视的是长江学者的数量。”刘涛认为,这是我国大学评价体系的问题!氨热缢的阌屑父龀そд、几个院士,这些都会影响到最后对你的评价。而你这个学校是否属于211重点工程,是不是国内重点大学,这一方面会关系到某些经济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生源的重要指标!
另外,刘涛谈道:“这些引进的人不可能完全不做事。因此是否拿了钱却没有干活,并不是主要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一些没有全职回来的海外学者,却占用了较大的资源。他们有的申领了上千万、上亿的科研经费,但只是找一些其他人帮他盯着!
而这也正是丘成桐所指的关键所在:“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只知道放一大笔钱在一个项目里面,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带领。很多大的项目,表面上请了很多人来,特别是引进很多外国专家,实际上都是假的!
而卢乃桂介绍,在香港,通常申请课题,“一定是全职教授拿回来的。”尤其是较为大型的、重要的课题,一定要是在香港任职的全职教授来申请。虽然也存在由特聘教授领衔的进行研究的情况,但是要求本地合作的部分,一定也要有足够功力,这样特聘教授可以只是方向性的给意见。“我们最为关心的,还是那个全职教授,他本身的实力有多少!甭斯鹚。
(据北大官方网站显示,目前该校共有长江学者95人,其中特聘教授63人。)
(实习生段海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王寻)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