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仲华通过对2005年11月26日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研究得出:2006年在中国录取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经济成本平均达到2.6万元,其中最热门职位的成本为25.6万元/个,每个考生平均支付成本为750.8元。
余仲华介绍,公务员考试的经济成本主要是由两个社会群体承担:一是考生,二是主办方,比如中央、国家机关以及指定的考试机构等。又由于招考总成本是全社会范围的,主办方的工作经费有一部分是来自考生的报名费,因此在总成本估算中,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应将此部分从总成本中剔除。
根据余仲华的计算,与这次考试相关的考生费用共计27405.7万元,主办方经济成本总计1978.5万元,扣除重复计算,招考总成本27194.2万元。他的计算不包括公务员考试的时间成本,考生为准备公务员考试而延误或放弃其他就业机会而带来的机会成本以及其他社会成本。
此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有接近100万人报考,最后参加考试的考生有36.5万名。其中,只报名而未获考试资格且未参加培训的人员平均每人花费175元,为参考考生的最低成本;报名且培训、笔试、面试都参加了的考生平均每人花费1335.8元,为参考考生的最高成本。平均每个考生为参加此次考试需要支付750.8元。
除海关职位外,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系统共有97个部门的1028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根据总成本分析,职位平均成本是招考总成本和招考职位数之比,为2.6万元/个,即2006年我国录取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经济成本平均达到2.6万元。其中,民革中央的3个职位有2800人报名,报考比例达到933∶1,成为2006年公务员考试中最热的部门,其职位录取平均成本达到25.6万元/个。
余仲华表示,由于招考过程中存在很多环节,需要各种各样的经费开支,尤其是各种杂费,难以逐一计算,一部分经济成本不得不在计算中忽略,因此这一估算数字实际上是保守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