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文化”熏陶的国有银行,转变为按市场原则运作的公众公司,是中国建设银行(0939.HK,下称“建行”)在上市后的首要之务。按一级资本全球银行排名从上市前第25位飞升到前10位,表明公众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建行在上市后的蜕变,对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极具“标本”价值,这一转变才真正促使国有银行体制变革上了一个新台阶。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和《第一财经日报》分享了建行上市后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探索路径和战略愿景。
1上市蜕变
《第一财经日报》:成为公众公司的董事长,与上市前比,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郭树清:今年是建设银行上市后全面接受国际资本市场检验的开局之年,建设银行作为一家投资者遍布全球的公众公司,将更多地直接感受到来自20多万国内外股东的投资回报的压力,感受到规范经营、提高资产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改进管理水平的压力。过去国有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完善,现在有了实质性改变。对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来说,太平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财经日报》:战略投资者给建行带来了哪些主要变化?
郭树清:全球20多万个投资者认可建行的投资价值,首先是由于我们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由于财务业绩显著提高,而且政府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为股份制,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十分光明,这些因素都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美国银行和淡马锡率先投入巨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上市之前的建行按一级资本排在全球银行的第25位,现在按照股票市值算,建行已经可以排到前10位。国有股本价值从不到2000亿元,增加到7000亿左右,增值约5000亿元,由于国有股占74%以上,因此,国家是最大赢家。如果我们采取一种狭隘的做法,可能不会有这样的市场表现。
引进战略投资者更有利于建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理念、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我们已经和战略投资者开展多方面合作。目前,我们和美国银行的20个合作项目有快有慢,总体上非常顺利。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建设银行一定会加速向国际一流银行水平靠近。
《第一财经日报》:建行上市所筹资金如何做到增值?是否与央行做了掉期业务?有无海外并购计划?
郭树清:建行在香港上市融资来的90多亿美元都已经结汇了,而且都用来充实资本金。对建行而言,并不存在明显的流动性问题,资金运用除了信贷投放外,其余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在货币市场。今年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资金运用渠道,但主要投资渠道不会增加。
目前尚没有投资海外的计划。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考虑海外业务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在产品、人才上搭建更强的平台,创造更大的股东利益,将是我们看待海外发展机会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