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之多,甚至超过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纽约,总量更是已达世界第一。然而与这一骄人数字相对应的,却是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平地建城植树,基本农田上山”的怪状。对此专家指出,这种城乡建设占地的粗放模式亟待调整。
据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介绍,目前,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约24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已达130多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2004年全国村庄建设用地2.48亿亩,按当年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村庄用地218平方米,高出国家定额最高值(150平方米/人)45.3%。而包括郊区在内,纽约人均占地为112.5平方米。
然而,过快的城乡建设用地增长并没给中国带来多少好处。据刘文甲介绍,1990-2004年,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由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4万平方公里,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城市用地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从1986-1991年的2.13增加为2.28,已大大高于1.12的合理水平。我国现有城乡建设用地从总量上来看,已足够16亿人口达到世界发达水平的用地需要,但从结构上来看,总量的5/6是分散在农村的农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直接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
刘文甲表示,要想解决当前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多这一突出问题,就要用好“金”,做好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同时,完善农村地权制度,解决农民“城乡两栖”问题。(方烨 勾晓峰 王真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