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随着2005年“超女热”,“中性美”在女性中渐成时尚。不穿裙装不留长发,如今被很多女生认同并引以为时髦。如何解读和看待女性中性化这一现象?江苏《莫愁》杂志和无锡哈佛女子学校组织一些教育专家进行了探讨。
观点:女性中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江苏著名作家晓白认为女性中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宽容你,特别优待你,而需要女性不断地付出,甚至比男性付出得更多。为了适应社会,女性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选择放弃。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副校长孙汉洲说,女性中性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独生子女政策让许多父母把女孩当男孩培养。因为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让女孩和男孩一起竞争,这要求女生要有像男生一样的能力和素质,如坚韧不拔、刚强、冒险的精神。而传统的温柔、亭亭玉立、善解人意的特质往往就被取而代之。
观点:女性中性化是新“女性解放”的误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张光芒老师认为,女性中性化是一种潮流,但不是好的潮流,是女性解放走入另一个误区的表现。就像有人将人分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3种人一样,女性中性化是“女博士”的新版本。
他认为,男性和女性各有其自然性别特征,不能以为性别无差异就是平等。相反,两性差异越大,社会越和谐。有人把女人比作玫瑰,把男人比作白菜,玫瑰不要和白菜比重量,白菜不要和玫瑰争芳香。现在,女性中性化就是让玫瑰和白菜比重量。
如何面对汹涌的女性中性化潮流?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钱焕琦教授认为,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两性平衡,而不是中性化。优秀的男女往往既有本性别的鲜明特质,又巧妙地糅进另一性别的优点。
无锡哈佛女子学校董事长徐化雨博士说,女孩要有女性的美,女孩子应该知道她是女孩子。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宇说,女性中性化可能还构不成一个社会问题,那只不过是女孩的一种游戏而已,到了一定阶段就自然消失了。另外一些专家认为,既然女性中性化是一股潮流,就表明它不会长久,也不可怕。中性化只要有一个“度”,女孩在保持自身温柔、细心的本质的同时,向男性学习坚韧刚强冒险,取他之长,补己之短,未尝不可。(郁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