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新闻晨报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人造太阳”设备现已进入工程调试阶段,7月份将进行放电实验。
【工作原理:模拟太阳 让1升海水变成300升汽油】
“人造太阳”项目总装办主任吴维越说,这台全名叫EAST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的装置,以探索无限而清洁的核聚变能源为目标。由于它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相同,都是热核聚变反应,所以被外界称为“人造太阳”。
而所谓的“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其密度、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1升海水提取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释放的热能。因此一旦这种技术成熟,建立了电站,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人造太阳”。
据悉,EAST是世界上百台托卡马克装置中最先进的。不过外人很难相信,记者眼前的它,就藏身在一间外表极为普通的屋子里。屋内面积有一个足球场般大小,中间朝地下深挖了数米,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就在大坑中央。从外形上看是粗大的钢铁圆柱,上端好像战士头上的钢盔,有7米多高,下面用9根合抱粗的钢柱支撑,犹如科幻片中外星人乘坐的探测器。
吴维越介绍,产生能量的聚变反应,就发生在酷似外星探测器内的真空装置里面,而反应的发生需要多个子系统同时工作,比如电源系统,使线圈达到并保持超导状态的低温系统,用来抽真空的真空机组等。
【运转过程:类似烧锅炉 7月就可以进行放电实验】
目前总装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正在开始工程调试!叭绻磺兴忱,7月份就可以放电(指做实验)了。”总装办主任吴维越表示。
“放电”时的“人造太阳”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除了位于其他大厅的某些设备会发出一些声响外,真空室内一切静悄悄。”吴维越神秘地回答。原来,做实验的时候,整个大厅是封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离开“人造太阳”的屋子,但大厅内的情形和放电时真空室内的情形都可以在控制室内的录像中看到,各系统的监控、实验方案的实施、实验图表的获得等等也都是在控制室内进行的。
吴维越介绍,聚变反应的过程有些类似于烧锅炉,首先要点火,即产生等离子体,然后要使火焰变大变强,即提高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使其发生碰撞,发生聚变反应,温度越高、密度越大反应就越剧烈。在未来的聚变电站中,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裂变电站的能量输出转换装置来供人类使用,这方面的技术是成熟的。(杜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