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近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诸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在国内外引起激烈反响,其中有关鼓吹日皇参拜靖国神社的“个人意见”,再次点燃了围绕着参拜靖国神社的争论,也进一步刺激了“严冬期”的中日关系。随后,小泉政府匆忙消毒,表示要慎重处理。与此同时,日本内阁则通过了一份否定中国威胁论的声明,试图避免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由此不难察觉,小泉所承受的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正在不断加剧。
首先来检视一下小泉所面临的国内压力。
对小泉而言,“靖国”可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ぷ约,也可能伤到自己,如何“善用”,则是一门不小的学问。一方面,参拜靖国神社获得半数民意背书,也迎合日本社会仍在蔓延的“反中”式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助巩固小泉以民粹主义为号召的权力基础。但另一方面,“靖国问题”本身在日本国内也极富争议,也有半数民意反对参拜。
在政坛上,小泉除了要面对民主、共产、社民等在野党的抨击,也要面对执政伙伴公明党的反弹,甚至要承受来自党内的“杂音”。事实上,去年自中日关系恶化以来,包括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树、宫泽喜一、桥本龙太郎、森喜朗5位前首相、曾任自民党总裁的众议院院长河野洋平、前副总裁山崎拓、前干事长野中广务、加藤纮一、前内阁官员福田康夫以及田中真纪子等都分别对小泉的参拜行为表示反对或要求三思。
除此之外,主张另建“国立追悼设施”以取代靖国神社的跨党派“思考会”也于去年11月成立,创会当时就已经有130位的国会议员参加,比同年6月成立的“支持参拜靖国神社青年议员之会”的势力还大。值得一提的是,《读卖新闻》会长兼主笔渡边恒雄其后被邀请到“思考会”作演讲,除了首次明确批判了靖国神社的错误史观,也对小泉参拜的正当性提出质疑。《读卖》一向被视为战后右派舆论的重镇,渡边的演讲是否可以解读为该报对“历史问题”态度的根本转变,还言之过早。不过,目前《读卖》的“转向”,使其在“靖国问题”上的立场接近《朝日》和《每日》两大偏左大报,并置倒向右翼舆论的《产经新闻》于孤立之地。由此可见今后日本的舆论将愈来愈不利于政府要员对参拜“靖国”的执着态度。
另外,一向极力避免与政府在外交问题上意见相左的日本经济界,也因担心中日关系恶化而削弱日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最近也“微词”不断。事实上,代表日本经济界两大组织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和经济同友会也相继表达了对“靖国问题”导致中日关系紧张的忧虑。
“靖国”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
当然,小泉政府面临的“靖国压力”并非仅仅来自于国内。因“靖国”导致日本与邻国外交关系停滞不前的责任,除了成为当内外政敌穷追猛打的要害外,也将无可避免影响历史对小泉外交的负面评价。更重要的是,日本因包括“靖国”在内的“历史问题”与邻国交恶,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到日本至今仍未能妥善处理好60年前的战争责任,并与邻国达成和解,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国际形象。
小泉政府所承受的国际压力,更因最近盟国的态度变化而加大。向来不愿就日本与中韩之间的“历史问题”表态的美国,也已意识到小泉的执着对东亚地区稳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月31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明确地向日本施压,称不愿意看到因“靖国问题”而使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
今年9月,小泉政府即将结束,被视为热门接班人的安倍晋三日前表示,“靖国问题”不应该成为竞逐下任首相的焦点议题,显示安倍对自己坚持参拜所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担忧。无论将来谁来接班,日本与中韩改善关系的重任将留给下一届来承担,可以预见的是,后小泉时代的自民党政府将无可避免地承受比今天更大的“靖国压力”。(摘自香港明报;作者:林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