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看来,当初米家军世界杯出线至少在两个层面上具有不菲的价值:其一,这肯定是中国足球第一次世界杯出线;其二,这也许是中国足球唯一的一次世界杯出线。
第一层价值已被中国足球界挖掘殆尽,哭过笑过闹过,鞭炮放过已经成屑、铜像立过已经生锈、辩论会开过已经人走茶凉……凡此种种,竭尽纪念瞻仰凭吊反思之能事。
第二层价值将伴随着中国足球向未来告别的庄重姿态而升华。
请不要误会,我不是在诅咒中国足球。其实,我是怀着莫大的真诚在期待中国足球所能给予我的第二次惊喜。不过恕我直言,这“第二次”处于我想象力的边缘,我不知道这“边缘”有多远。
我无法揣度中国足球无限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因为我的想象力实在是有限的。关于中国足球的将来,我更愿付之以一种虚妄的憧憬状,姑且听之、权且信之。四年来的中国足球发展史——如果还能称其为“发展”的话——我要说这段历史并没有向人们提供可以拾级而上做出乐观判断的依据。甲(假)B成了中甲(假)、甲(假)A成了中超,一个甲(假)字描摹了中国足球的行进姿势。可以说中国足球是在极度倒车,也可以说中国足球在狂飙突进。坐地日行八万里。
梦想可能成为现实,梦想也可能成为气泡,一个超大的气泡,气泡“噗”地一声被点破了。沙特伊蒂哈德队点破了鲁能队的气泡、阿联酋艾因队点破了健力宝队的气泡,一年前科威特队点破了哈家军的气泡。
国际足联预测百年之内中国队将夺得世界杯的冠军,我点头称诺,缥缈地盘算着中国队会在此后25届世界杯中的哪一届让人开怀一笑。但我所确认的是,哈家军已经失去了韩日世界杯后的这一届,也就是德国世界杯,某些细节让人笑掉大牙。
朱家军明天倒是真的要杀奔德国,然而不是去参加世界杯,而是陪世界杯东道主热身。犹如一场兴师动众的彩排,但没有正式上演的机会,也许永远没有。
如果只拥有一次机会,那等于没有。没有比照、没有借鉴、没有承前启后,若说有只是“空前绝后”。
米家军的那个“1”,我们说“是对0的突破”,而如今那个“1”还是孤独地徘徊在中国足球的零公里处,无法将那个数列延伸,哪怕延伸至“2”。
所以只能在虚拟中感怀,在归零中超越。如果无望的第二次无法让你周身滚烫,那就用第一次来取暖吧。虽然第一次也是如此寒碜。
记得在米家军出征西归埔时,国内媒体曾用“拥抱”来形容中国足球与世界杯的亲密接触。遗憾的是,在这次亲密无间的拥抱中中国足球没能闻到世界杯的体香,甚至没能闻到世界杯的狐臭,相反世界杯却闻到了中国足球的脚臭。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嗅觉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