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大陆行,名为“神州文化之旅”,掀起的却是一阵预料之中的狂风。李敖所到之处,民众追之如巨星,争睹风采。
到昨天复旦演讲结束,再回头看这一星期的“李敖现象”,可以发现,狂风其实也没刮倒什么,倒是让世人惊喜看到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容人之肚量。至少,“言论自由”已经被李敖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乃至高举自由主义的西方大媒体如《纽约时报》,也在重要版面做了显著报道。
李敖此行,让人惊觉,北京的眼光是如此之远,自信是如此之足。
李敖固然是一个博览群书、著作等身的名作家,却也是一个以粗鄙言辞、嘻笑怒骂表演脱口秀的媒体人,甚至是批评者口中的“娱乐明星”。就像他评论胡适,他的演讲,其实也是“不可不听,不能再听”,因为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骂人的东西。然而,这样一个在学者专家眼中“讲演显得支离破碎”,只会“插科打诨”、“谈不上学术观点”的李敖,究竟是什么原因竟然能在台海两岸乃至华人世界拥有如此浩大的吸引力呢?答案恐怕是在两岸政府半个多世纪的激烈斗争中各自关起门塑造出来的政治与文化环境,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素材和一个永不谢幕、永不熄灯的舞台,让李敖抨击、挑战、挖苦、嘲弄、表演。
其实,台湾人都在看李敖在大陆说什么、遭遇什么。台湾某些电视台直接转播演讲,结果收视率飙升几倍。李敖形容当前的中国是“汉唐以来所没有的盛世”,是“中国人的机会”,是“最好的时候”,这些话,对台海两岸,应该都深具启发性。(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