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4日电 据《信息时报》报道,阳光家缘网数据,7月份广州全市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大幅下降33.4%,成交均价更是比6月份下跌363元/平方米。业内专家分析,新政实施后市场供应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中小户型的争相上市,是拉低7月成交均价的直接原因;而新政所引发的市场观望,则是导致7月商品住宅交易量骤减的主因。
供应结构调整拉低一手均价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广州商品住宅的批准预售面积在33万平方米左右,环比增长近5成。其中,中心六区的商品住宅批准预售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环比大幅增长86%。
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商品住宅的批准预售面积却大幅减少了30%左右。这一增一减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当前楼市供应的现状:在新政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下,6月及7月的商品住宅批出量一直在低位徘徊,大户型项目也不断延后上市;而批准预售工作恢复正常,以及中小户型加速上市,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7月商品住宅供应量的环比激增。
7月份广州楼价比6月份下跌了4.8%,但这一跌幅却低于去年7月因宏观调控而产生的8.6%的跌幅。业内人士分析后指出,7月楼价小幅下挫的主因在于楼市供应结构的调整。6月中下旬以来,一大批中小户型、中低档次的楼盘竞相上市,使得首次置业者的入市比例相应增加。中小户型、中低档次商品住宅的成交比例增加,又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全市的成交均价。以中心六区的户均供应面积为例,5月份六区商品住宅的户均供应面积在103平方米以上,而7月份已降至80平方米左右。
均价难以真实反映楼价走势
分区来看,7月份白云、天河、荔湾、黄埔、番禺、南沙等六区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环比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在2.2%~11.3%之间不等。相反,海珠、花都、越秀、萝岗等四区的成交均价却逆势上扬。
之前,有关用均价来描述楼价的质疑声就不曾停止过。例如,假设全市各区域的楼价都在上涨,但由于均价低的区域成交量过大、成交比例增加,反而有可能拉低全市的成交均价。在这个时候,均价与楼价的走势刚好相反,简单地用均价来描述甚至代替楼价,就显得不适合了。
从成交来看,购房者争购大户型,使得6月全市商品住宅的户均成交面积从5月份的110平方米增至120平方米;7月份购房者购买大户型的热情不减,但由于中小户型产品入市加快,引发首次置业者等买家积极跟进,继而又将7月份的户均成交面积缩减为114平方米左右。(韩渊武)